|
送劉郎中知廣德軍 / 作者:梅堯臣 |
昔在少年時,辛勤事諸父。
諸父為桃州,物宜皆可數。
事君勤職貢,采茗先谷雨。
劭農井田桑,科薅重鋤斧。
城西大靈祠,措意初似禹。
將通吳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婦來餉時,壇上必鳴鼓。
一為烏所誤,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遺堤,五丈立堅土。
正如開轘轅,黃熊慚啟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
祠後有高山,山頭多棟宇。
此實諸父為,禾麻可就俯。
歲登有樂事,或亦作歌舞。
賦詩當清明,解禊思洛浦。
其言在黑石,往往被樂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漸成古。
公將乘朱輪,去問民疾苦。
治術自有具,薄言無所補。
缺將陳跡書,又且劇莽鹵。
|
|
送劉郎中知廣德軍解釋: 早在少年時代,辛勤工作的父親。
諸父為桃州,東西應該都可以數。
事您辛勤貢獻,采用先谷雨茶。
肋農井田桑,科薅重鋤斧。
西面大威靈祠,留意開始像禹。
將與吳國邊境河,親自同豬伍。
期婦女來款待時,壇上必擊鼓。
一為烏所誤,慚愧遺憾離去不見。
至今保存下堤,五丈立堅土。
正如開輟轅,黃熊慚愧打開奶奶。
功利欲望和民,祭祀應該簋籃。
祠后面有高山,山上有很多房屋。
這是父輩為,禾麻可以到低。
歲登上有快樂的事情,也有人在唱歌跳舞。
賦詩在清明,解除楔思洛浦。
他的話在黑石頭,往往被樂府。
至今三十年,追想漸成歷史。
您將乘坐朱輪車,去問民間疾苦。
治理方法從有條件,薄言無所補。
缺將陳跡書,而且大莽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