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燈杖 / 作者:梅堯臣 |
油燈方照夜,此物用能行。
焦首終無悔,橫身為發明。
盡心常欲曉,委地始知輕。
若比飄飄梗,何邀世上名。
|
|
挑燈杖解釋: 《挑燈杖》是宋代梅堯臣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挑燈杖,點亮油燈,照亮黑夜,這個東西實用而有效。雖然頭發被燒焦了,但我終究沒有悔恨,因為我為了發明而橫身奮斗。我始終全心全意渴望天亮,只有委身沉地,才能真正體會到輕松自在。如果要說與那些名利飄飄者相比,我更像是一根扎在地里的梗,又何必去追求世俗的名聲呢。
詩詞的譯文:
點亮油燈挑燈杖,照亮夜晚黑暗長。
雖然頭發被燒焦,但我無悔發明方。
全心渴望天亮日,委身沉地輕松忙。
與名飄飄者無比,何必追逐世俗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梅堯臣對發明創造的執著和對名利的淡泊態度。詩中的"挑燈杖"象征著辛勤努力,通過點亮油燈照亮夜晚,展現了作者為了發明的目標愿意付出艱辛努力的決心。盡管頭發被燒焦了,但作者堅定地表示沒有悔恨,因為他為了自己的發明事業勇往直前,不畏艱辛。
詩中提到"委地始知輕",表達了一種只有親身經歷過困難、付出過努力才能真正體會到輕松自在的感受。作者認為只有通過委身沉地,才能真正領悟到事物的真諦和內涵。
最后兩句"若比飄飄梗,何邀世上名"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態度。飄飄梗代表那些追逐世俗名譽和利益的人,而作者則將自己比作一根扎在地里的梗,堅守自己的信念,不為世俗名聲而追逐。作者認為追求名利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堅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發明創造的熱情和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它鼓勵人們要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搖,追求內心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也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和思想深度,使人們對于人生的選擇和價值觀有所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