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尹子漸王幾道訪郭生別墅不遇 / 作者:梅堯臣 |
秋野已澄曠,偶來幽興多。
茨居隔寒水,柴戶蔭喬柯。
看竹曾留鳳,攜朋不為鵝。
人歸碧苔徑,應識履痕過。
|
|
同尹子漸王幾道訪郭生別墅不遇解釋: 《同尹子漸王幾道訪郭生別墅不遇》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野已澄曠,偶來幽興多。
茨居隔寒水,柴戶蔭喬柯。
看竹曾留鳳,攜朋不為鵝。
人歸碧苔徑,應識履痕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同尹子漸和王幾道一起去拜訪郭生的別墅,但未能遇見郭生的情景。詩中通過秋野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來表達對幽靜、寧謐之地的向往與喜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野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個人情感,展現了作者對幽靜、寧謐環境的向往。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1."秋野已澄曠,偶來幽興多。"
這兩句描述了秋天的原野已經變得寧靜而開闊,作者偶爾來到這里會有很多愉快的心情。
2."茨居隔寒水,柴戶蔭喬柯。"
這兩句描繪了郭生的別墅,它隔著寒冷的水流,茅草覆蓋的住宅為高大的樹木提供了蔭涼。
3."看竹曾留鳳,攜朋不為鵝。"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曾經在這里看到過鳳凰停留在竹林中,而現在他帶著朋友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追逐鵝群的喧囂。
4."人歸碧苔徑,應識履痕過。"
這兩句描述了當人們回家時,他們走過的小徑上布滿了翠綠的苔蘚,這種痕跡應該能夠被識別出來。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幽雅之地的向往,也體現了對友情和自然的熱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詩詞展示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真實、自然生活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