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高平公殂謝述哀感舊以助挽歌三首 / 作者:梅堯臣 |
京洛同逃酒,單袍跨馬歸。
明朝各相笑,此分不為稀。
公既參爐冶,予將事蕨薇。
悲哀無以報,有涕向風揮。
|
|
聞高平公殂謝述哀感舊以助挽歌三首解釋: 《聞高平公殂謝述哀感舊以助挽歌三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京洛同逃酒,單袍跨馬歸。
明朝各相笑,此分不為稀。
公既參爐冶,予將事蕨薇。
悲哀無以報,有涕向風揮。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對高平公殂謝的悼念之作,共有三首。首先,詩人描述了京洛(指京城和洛陽)中的人們為了逃避戰亂而紛紛離去,而高平公卻獨自穿著單薄的袍子,騎馬回歸故鄉。明朝的官員們互相嘲笑高平公的歸鄉,但這樣的離別并不罕見。接著,詩人提到高平公曾經在爐冶之事上給予了自己幫助,而他將要從事的事業卻如同蕨薇一般微不足道。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對高平公的離世感到悲痛,卻無法以任何方式來表達,只能流下眼淚,在風中揮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高平公逝世的哀思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對高平公的離世和自身處境的對比,展現了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的無情沖擊。詩中的描述細膩而含蓄,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和無奈。
詩中的"京洛同逃酒"表明了當時戰亂時期人們的逃避和離散情景,而高平公選擇了回歸故鄉,這種堅守和歸屬感在動蕩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明朝各相的嘲笑則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對于離別和變故的麻木和習以為常。最后,詩人借助高平公對自己的幫助,表達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事業和對高平公的無盡感激之情。
整首詩以悲涼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人事的無奈和悲傷,同時也透露出對逝者的懷念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這種以個人情感為主線,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來抒發內心感受的手法,是宋代詩詞的典型特征,也是梅堯臣的創作風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高平公的離世和自身處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充滿變遷和離別的時代的思考和悲傷,展現了悼念之情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個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逝去友人的哀思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