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沖卿出古飲鼎 / 作者:梅堯臣 |
精銅作鼎土不蝕,地下千年蘚花冪。
腹空鳳卵留藻文,足立三刀刃微直。
左耳可執(zhí)口可斟,其上兩柱何對植。
從誰發(fā)掘歸吳侯,來助雅飲歡莫極。
又荷君家主母賢,翠羽胡琴令奏側(cè)。
絲聲不斷玉箏繁,繞樹黃鸝鳴不得。
我雖衰苶為之醉,玩古樂今人未識。
|
|
吳沖卿出古飲鼎解釋: 《吳沖卿出古飲鼎》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精銅做成的鼎土不會生銹,
地下埋藏了千年的蘚花茂盛。
飲鼎空腹留下鳳卵般的藻文,
鼎足上立著三刀微微向外彎曲。
左耳可以握住,也可斟酒,
上面的兩根柱子是對稱的。
是誰發(fā)現(xiàn)并歸還給吳侯,
來助他歡樂飲宴,樂趣無窮。
還有令人敬重的君家主母,
她手持翠羽胡琴,奏出美妙的音樂。
絲弦聲音不斷,玉箏音繁復(fù),
繞樹飛舞的黃鸝無法與之競爭。
雖然我身體衰弱,卻因此陶醉,
欣賞古樂,今人卻未能理解。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飲酒的場景,以及詩人對古樂的熱愛和自身的情感體驗。詩人以吳沖卿(歷史上的名將)命名,可能是為了突出這是一個雅致高尚的場合。
詩中首先描述了精銅飲鼎,表達了鼎的珍貴和耐久,象征著古代文化的傳承和價值。地下埋藏的蘚花則象征著歲月的積淀和歷史的厚重。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飲鼎空腹留下的藻文,以及鼎足上微微向外彎曲的三刀。這些細節(jié)描繪了飲鼎的精致和獨特之處,反映了古代文人對于器物的細膩觀察和贊美。
詩中還提到了左耳和兩根對稱的柱子,這些細節(jié)描寫增添了飲酒場景的生動感。描述中的吳侯可能是指吳沖卿,與詩題呼應(yīng),也暗示了這是一場雅致的宴會。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君家主母手持翠羽胡琴,奏出美妙的音樂。這里通過音樂的描繪,進一步強調(diào)了宴會的高雅氛圍。絲弦聲音的不斷和玉箏音的繁復(fù),與黃鸝的鳴叫形成對比,表達了音樂的美妙無比,令人陶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身的情感體驗。詩人雖然身體衰弱,但他能陶醉于這種古樂之中,這種美妙的體驗是當(dāng)代人所無法理解的。這里反映了詩人對古文化的珍視和對雅趣的追求,也可以理解為對自身境遇的一種抒發(fā)。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飲宴場景和古樂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雅致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物質(zhì)和精神享受的追求,同時也體現(xiàn)了詩人自身的情感體驗和對美的感知。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練優(yōu)美,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