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 / 作者:梅堯臣 |
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
梨花猶半綻,塘水已迷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闌。
酒沫起玉盞,燭淚生銅盤。
春衣向來脫,帶眼斗覺寬。
試問彼俠少,何處跨金鞍。
|
|
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解釋: 《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
每年清明時節,雨水如火般傾瀉,使得清明寒冷而刺骨。
梨花猶半綻,塘水已迷漫。
梨花依然只開放了一半,而塘水已經被雨水彌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闌。
憂傷地看著白晝漸漸變長,而寒冷的夜晚卻未結束。
酒沫起玉盞,燭淚生銅盤。
酒杯上泛起酒沫,燭火上滴下的淚珠滴入銅盤。
春衣向來脫,帶眼斗覺寬。
春衣一直以來都被脫下,系著腰帶的眼睛感到寬松。
試問彼俠少,何處跨金鞍。
請問那位豪俠少年,將要跨越金鞍上馬的地方在哪里?
這首詩詞以清明時節的寒冷雨水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雨水如火般潑灑,給清明帶來了寒意,梨花雖然已經開放,但被大雨淋濕。白晝漸長,夜晚卻無法結束,寒冷的氣氛更加加重。詩中通過描繪酒杯上的泡沫和燭火上的淚珠,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苦悶。最后,作者詢問那位豪俠少年,問他將要去哪里跨越金鞍上馬,暗示自己對未來的追求和渴望。
整首詩詞以雨水、梨花、日夜的變化等自然景物作為意象,通過描寫細致的情感和寓意,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困苦和對理想的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冷清的清明時節與豪俠少年的形象相對照,展示了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