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開元寺明上人院假山 / 作者:梅堯臣 |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藹山。
諸峰生鏡里,小嶺傍池間。
雨不因云出,門疑為客關。
何須費蠟屐,暫到此中閑。
|
|
寄題開元寺明上人院假山解釋: 《寄題開元寺明上人院假山》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藹山。
諸峰生鏡里,小嶺傍池間。
雨不因云出,門疑為客關。
何須費蠟屐,暫到此中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開元寺明上人院中的假山景觀。詩人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假山的觀察和感悟。他指出,這些石頭看起來好像被青苔覆蓋,山峰看起來并不高聳。詩人覺得假山的山峰在水面反映出來,形成了一個像鏡子一樣的景象,而小山嶺則靠近池塘。此外,詩人還提到,雨水并非因云而下,而山門則顯得像是迎接客人的大門。最后,詩人表達了無需費力前去,只需暫時到這個地方閑適一下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描繪了開元寺明上人院中假山的景致,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感受。詩人通過對青苔石、山峰、鏡影、小嶺和池塘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靜謐、寧靜的環境之中。詩人通過雨不因云出和門疑為客關的描寫,增添了一種神秘和隱約的感覺,給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間。最后,詩人以何須費蠟屐、暫到此中閑的態度,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淡泊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靜謐、神秘的假山景觀中,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也給讀者留下了一片遐想和想象的空間,引發人們對自然與人文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