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 / 作者:梅堯臣 |
當時丈人歿,雖少守孤兒。
以及成名譽,何嘗厭藿藜。
暮年終饗福,陰騭不應欺,莫使碧江上,獨傳陶母碑。
|
|
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解釋: 《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當時丈人歿,雖少守孤兒。
以及成名譽,何嘗厭藿藜。
譯文:
當年丈夫去世,雖年幼守寡。
為了追求名譽,從未嫌棄貧賤。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主人公對丈夫去世后守寡的心境。她年輕時嫁給了丈夫,但丈夫卻早逝,留下她孤苦無依。盡管她的生活貧困艱辛,但她從未因此而放棄追求名譽和成就。她堅持不懈地努力,不厭倦于艱苦的生活。
賞析:
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堅強而勇敢的女性。她的丈夫過世后,她年輕而孤苦地守護著孤兒身份。然而,她并沒有沉淪于悲傷和困境中,而是積極地奮斗,追求名譽和成就。她以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困難,從未對生活中的艱辛感到厭倦。這種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是這首詩中的亮點。
第二首:
暮年終饗福,陰騭不應欺,
莫使碧江上,獨傳陶母碑。
譯文:
晚年終將享受幸福,陰間的官吏不應欺凌,
但愿不要讓碧江之上,獨自傳頌陶母的墳碑。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主人公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和渴望。她希望在晚年能夠享受到幸福和安寧,不受陰間官吏的欺凌和侵犯。她也希望自己的墓碑能夠得到傳承和尊重,不被遺忘。
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主人公對晚年的向往和追求。她希望在晚年能夠得到應有的幸福和尊重,不受任何欺凌。她對自己的墓碑的留存和傳承也表達了對個人價值和記憶的重視。整首詩透露出主人公對美好晚年生活的渴望和對個人尊嚴的堅守。
這兩首詩通過對主人公的描述和表達,展示了一位堅強而樂觀的女性形象。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撓,追求名譽和成就,并對晚年生活充滿希望。這些詩歌表達了作者對女性堅韌精神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對女性獨立和自強的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