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 / 作者:梅堯臣 |
庭無十步廣,有竹才百個。
子時哦其間,賓友或來和。
琴壺置於傍,圖籍亦在左。
誰憐修修影,只畏寒日過。
誰憐青青枝,下有暗葉墮。
我期霰雪時,來聽幽聲臥。
應當為設榻,勿使賞心剉。
持以報主人,此興不可破。
|
|
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解釋: 《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院不寬十步,卻有百株才美的竹子。
子夜之時,我在這里,賓朋或前來相聚。
琴和酒壺放在旁邊,書籍擺在左手邊。
誰會憐惜我修長的身影,只是擔心時間流逝太快。
誰會憐惜這青翠的竹枝,底下卻有暗淡的落葉。
我期待著雪花飄落的時候,來聽那幽遠的聲音躺臥。
應該為這樣的景致準備一張躺椅,不要讓賞心被打擾。
我將這詩詞帶給主人,這種情趣是無法破壞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靜而雅致的庭院景象,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情趣和心境。庭院雖不寬廣,卻種滿了百株美麗的竹子。子夜時分,詩人坐在竹軒中,賓朋時而前來相聚。琴和酒壺擺放在一旁,書籍整齊地放在左手邊。詩人感嘆自己修長的身影無人賞識,只擔心時間的匆匆流逝。他也關注著竹枝的青翠,卻發現底下有些凋落的暗葉。詩人期待著雪花飄落的時候,躺在躺椅上聆聽幽遠的聲音。他認為應該為這種景致準備一張躺椅,以便不被打擾。最后,詩人將這首詩帶給主人,認為這種情趣是無法破壞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庭院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和閑適生活的向往。他喜歡竹子的美麗和幽遠的聲音,把它們作為自己修身養性的對象。詩中展示了一種寧靜、淡泊、舒適的生活境界,以及對清雅情趣的追求。詩人通過對琴、酒、書籍的安置和對竹子的贊美,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賓友的熱情。詩中呈現了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態,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憂慮。最后,詩人將這種情趣和意境帶給主人,強調了這種美好境界的可貴和不可破壞性。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雅靜謐的庭院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閑適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美好情趣的追求。它展示了一個舒適、恬靜的生活境界,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