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鴷吟 / 作者:梅堯臣 |
斷木喙雖長,不啄柏與松。
松柏本堅直,中心無蠹蟲。
廣庭木云美,不與松柏比。
臃腫質性虛,圬蝎招猛觜。
主人赫然怒,我愛爾何毀。
彈射出窮山,群鳥亦相喜。
啁呼弄好音,自謂得天理。
哀哉彼鴷禽,吻血徒為爾。
鷹鸇不博擊,狐兔縱橫起。
況茲樹腹怠,力去宜濱死。
|
|
彼鴷吟解釋: 《彼鴷吟》是一首宋代梅堯臣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斷木喙雖長,不啄柏與松。
松柏本堅直,中心無蠹蟲。
廣庭木云美,不與松柏比。
臃腫質性虛,圬蝎招猛觜。
主人赫然怒,我愛爾何毀。
彈射出窮山,群鳥亦相喜。
啁呼弄好音,自謂得天理。
哀哉彼鴷禽,吻血徒為爾。
鷹鸇不博擊,狐兔縱橫起。
況茲樹腹怠,力去宜濱死。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一只鴷禽為主題,通過對鴷禽與松柏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于自尊與自卑、強者與弱者之間關系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篇,作者以"斷木喙雖長,不啄柏與松"形容鴷禽,表達了鴷禽不愿與堅強的松柏爭斗的意愿。松柏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堅強和不屈的象征物,與鴷禽形成鮮明的對比。
接下來,作者通過描寫松柏的特點,如其堅直、中心無蠹蟲,與廣庭上其他樹木的美麗相比較,表達了松柏在品質和氣質上的卓越與高尚。
然而,鴷禽自身的臃腫和虛弱,卻吸引了圬蝎這樣兇猛的生物,使得主人對于鴷禽的毀壞感到憤怒。這里通過對比,反映了人們對于強者和弱者之間不公平的憤慨。
詩的結尾,作者通過描述鴷禽被彈射出窮山后,引來了群鳥的歡喜聲,揭示了鴷禽在一種自我陶醉和自我安慰中得到滿足,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得到了天理的認可。
最后兩句"哀哉彼鴷禽,吻血徒為爾。鷹鸇不博擊,狐兔縱橫起。況茲樹腹怠,力去宜濱死"表達了對于鴷禽的同情之情,暗示了弱者在面對強者時的無奈和困境。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鴷禽與松柏的對比,反映了作者對于權力與弱勢、優越與劣勢之間的思考和探討,以及對于弱者處境的同情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