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 / 作者:梅堯臣 |
梁苑孝王跡,灞陵游客心。
牧羊來海上,泛棹向山陰。
興賞曾何淺,羈棲棲以深。
穆歌猶在竹,郢曲自傳琴。
旗凍沾天仗,槍寒拂羽林。
且為豐歲慶,休作苦寒吟。
掩帙都忘慮,焚香靜擁衾。
晴明一登閣,暮色遍高岑。
|
|
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解釋: 《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梁苑孝王的足跡,灞陵游人的心思。
牧羊人來到海上,漂船駛向山陰。
興賞過往何其淺,羈棲之情更加深沉。
悠揚的歌聲仍在竹林中,郢曲自傳琴弦。
旗幟凍結天空的仗劍,槍寒中拂過羽林。
此刻應為豐年的慶祝,不要再唱苦寒的吟詠。
把書卷藏起,忘卻煩惱,點燃香爐,靜靜躺在被褥中。
晴朗的早晨登上閣樓,暮色籠罩著高岑。
詩意:
該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安逸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了梁苑孝王的足跡和灞陵游人的心情,以及牧羊人在海上漂船、游覽山陰的情景。詩人在欣賞景色的同時,感受到了生活的困頓和羈絆,但他仍然保持著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他提到了竹林中傳來的歌聲和自傳琴弦上奏出的郢曲,表達了對音樂藝術的喜愛。詩人希望慶祝豐收的時刻,不再唱出苦寒的吟詠,而是忘卻煩惱,享受寧靜的時光。最后,詩人描述了清晨登上閣樓和傍晚籠罩高岑的景色,以展現寧靜和恬靜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婉約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描述梁苑孝王的足跡和灞陵游人的心思,以及牧羊人在海上和山陰的游覽,將讀者帶入一個美麗而寧靜的環境中。他在欣賞景色的同時,表達了對生活困頓和羈絆的感受,但又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詩中提到的竹林中的歌聲和自傳琴弦上奏出的郢曲,彰顯了詩人對音樂藝術的傾慕和追求。最后,詩人希望慶祝豐收的時刻,摒棄苦寒的吟詠,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安逸。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營造出一種寧靜、恬靜的氛圍,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感悟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