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和之南齋畫壁歌 / 作者:梅堯臣 |
終南下臨長安城,峻欄高檻黃金嬴。
嵩山亦近洛陽陌,鮮車怒馬一日程。
大梁平廣匝千里,不見云峰來眼底。
其間自有高趣人,掃室呼工巖壑啟。
初疑巨靈勇擘華,不比將軍能聚米。
暗雨輕煙滿室中,塵事如脂一朝洗。
又將余力作修竹,石上數莖風撼玉。
葉斜枝亞寒聲盡,節老根獰生意足。
何須踐苔眠綠陰,然後始為嵇阮公。
三賢歌詠已見意,舞女不須顏整簪。
|
|
和和之南齋畫壁歌解釋: 詩詞:《和和之南齋畫壁歌》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終南下臨長安城,
峻欄高檻黃金嬴。
嵩山亦近洛陽陌,
鮮車怒馬一日程。
大梁平廣匝千里,
不見云峰來眼底。
其間自有高趣人,
掃室呼工巖壑啟。
初疑巨靈勇擘華,
不比將軍能聚米。
暗雨輕煙滿室中,
塵事如脂一朝洗。
又將余力作修竹,
石上數莖風撼玉。
葉斜枝亞寒聲盡,
節老根獰生意足。
何須踐苔眠綠陰,
然后始為嵇阮公。
三賢歌詠已見意,
舞女不須顏整簪。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從終南山下來到長安城,
高高的欄桿,金色的檻板。
嵩山也離洛陽很近,
鮮艷的馬車一天的行程。
大梁廣闊延綿千里,
卻看不見云峰的蹤影。
其中有一些有趣的人,
掃地、叫工人,開山破壑。
起初懷疑是巨靈勇敢地開拓華夏,
卻不如將軍那樣能夠聚攏人才。
暗雨輕煙彌漫在房間里,
塵土的事情如同脂粉,在一天之內洗凈。
再將我余力用來修剪竹子,
幾根莖在風中搖曳如玉。
葉子斜倚,枝條相互依偎,發出寒冷的聲音,
節節老去,根系兇猛,生機十足。
何須踐踏苔蘚躺在綠蔭之下,
然后成為嵇阮公之類的人物。
三位賢人的歌詠已經傳達了意義,
舞女不需要整理頭飾。
詩意和賞析:
《和和之南齋畫壁歌》是宋代梅堯臣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游歷終南山、長安城、洛陽陌以及大梁的景物和心情。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作者從終南山下來到長安城的壯麗景色,高欄桿和黃金檻板顯得莊嚴華美,而嵩山和洛陽的距離也近在咫尺,車馬奔馳只需一日的行程。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大梁城的廣闊和壯麗,但卻察覺不到云峰的存在。然而,在這片土地上,有一些有趣的人,他們掃地、呼喚工人,開墾山嶺,開辟道路,展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力。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修剪竹子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歲月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竹子在風中搖曳生姿,葉子傾斜,枝條相互依偎,發出寒冷的聲音,表現出生命的頑強和堅韌。詩的最后兩句以及整體意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領悟。詩中提到的嵇阮公是指嵇康和阮籍,他們是西晉末年的兩位文學家,以豪放不羈的性格和文學才華而聞名。這里作者以嵇阮公作為表達,意味著自己在人生的歷程中也希望能夠有所成就,達到他們的境界。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舞女無需過多修飾外貌,暗示著真正的才情和內涵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詩以山水景物為背景,描繪了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觀,并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作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于人生追求和境界的渴望,以及對于真正價值的認識。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意境空靈,給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