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謝公儀學士正月十七日雨後復雪 / 作者:梅堯臣 |
木祈春雨成春雪,應誤小桃先次開。
西漢枚生誰復召,南朝何遜自多少。
潑除燈火上元去,挫卻勾萌六出來。
前此解衣爭貰酒,不知為瑞與為災。
|
|
和謝公儀學士正月十七日雨後復雪解釋: 《和謝公儀學士正月十七日雨后復雪》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祈春雨成春雪,
應誤小桃先次開。
西漢枚生誰復召,
南朝何遜自多少。
潑除燈火上元去,
挫卻勾萌六出來。
前此解衣爭貰酒,
不知為瑞與為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正月十七日雨后再次下雪的景象,通過自然現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節變化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與思考。詩中還融入了歷史典故,以及對人們對瑞氣和災難的辨識力的質疑。
賞析:
該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運用對比和典故,抒發了作者對于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深切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對歷史和人事的思考。
首句"木祈春雨成春雪"描繪了春季降雨轉化為春雪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幻和轉變。"應誤小桃先次開"暗示了因為雨后的寒冷氣候,某些花朵可能錯過開放的時機,以此引發對時節變化的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西漢枚生誰復召,南朝何遜自多少"則以歷史典故的方式增添了詩詞的文化內涵。"西漢枚生"指的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枚乘,他曾多次被召回朝廷。"南朝何遜"指的是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何遜,他的名字與"眾多"諧音,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
接下來的兩句"潑除燈火上元去,挫卻勾萌六出來"以及最后兩句"前此解衣爭貰酒,不知為瑞與為災"則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辨別吉兆和災禍的迷惑和困惑。"潑除燈火上元去"指的是上元節時,人們熄滅燈火,以迎接新年的到來。"挫卻勾萌六出來"則暗示了六出勾魂使者的形象,意味著神靈的降臨。最后兩句則反映了人們對于吉兆和災禍的辨識力的困惑,不知道某些現象到底是吉祥還是不祥。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歲月變遷和人事無常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于吉兇禍福的深入思考和質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