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病自責呈馬施二公 / 作者:梅堯臣 |
李白死宣城,杜甫死來陽。
二子以酒敗,千古留文章。
我無文章留,何可事杯觴。
況承先子戒,宜不著口嘗。
昔聞有田竇,以此相滅亡。
禮飲不在多,歡飲不在荒。
二公方逢時,安得入醉鄉。
|
|
酒病自責呈馬施二公解釋: 《酒病自責呈馬施二公》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李白死在宣城,杜甫死在來陽。
兩位文人因過度飲酒而敗壞,他們的文章卻流傳千古。
我沒有留下文章,何能沉迷于杯盞之中。
況且,承受先賢的勸戒,應當不去沾口嘗酒。
曾聽說有田竇,因為酒而滅亡。
正式的飲酒禮儀并不在于多,歡樂的飲酒也不是放縱。
兩位公子正在逢時,怎能進入醉鄉呢?
詩意:
《酒病自責呈馬施二公》這首詩詞反映了作者對酒的態度和對自身文學成就的自責。詩中提到了兩位杰出的文人李白和杜甫,他們因過度飲酒而毀了自己,但他們的作品卻流傳至今。梅堯臣自覺沒有留下令人稱道的作品,因此他認為自己不能沉迷于飲酒之中。他引用了田竇的故事,以警示自己和其他人,過度飲酒會導致悲劇的結局。最后,他提到了兩位公子(指馬施和其他受賀知章影響的文人),表示他們應當珍惜時機,不要迷失在酒的世界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酒的態度和自身文學成就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飲酒和文學的看法。作者以李白和杜甫為例,通過描繪他們因酒而敗壞的命運,強調了過度飲酒的危險,并提醒人們應當珍惜自己的才華和機遇。作者對自己的文學成就表示自責,并通過引用田竇的故事,進一步強調了酒的負面影響。最后,作者通過兩位公子的形象,呼吁人們不要陷入酒的迷境,而是要抓住機遇,珍惜時光。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既有個人的自省,又有對社會風氣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