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君挽歌 / 作者:梅堯臣 |
哀鐸凄凄里,銘旌杳杳中。
澗云銷繐帳,山雨入蒿宮。
世路行來久,泉途去莫窮。
素吟應共葬,飲韻在松風。
|
|
施君挽歌解釋: 《施君挽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哀鐸凄凄里,銘旌杳杳中。
澗云銷繡帳,山雨入蒿宮。
世路行來久,泉途去莫窮。
素吟應共葬,飲韻在松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施君的挽歌。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的人的哀思和追念之情。
賞析:
首句“哀鐸凄凄里,銘旌杳杳中。”以鐸聲和銘旌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哀傷之情。鐸聲悲凄,銘旌隱匿,使人感受到了死者的離去和作者對其的思念。
接著,“澗云銷繡帳,山雨入蒿宮。”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痛。澗云消散,繡帳中的云彩散去,山雨滴入蒿宮,都象征著死者已經離開人世,回歸自然。
“世路行來久,泉途去莫窮。”這兩句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世間的旅途漫長而無盡,而泉水卻流淌不息,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終結。
最后兩句“素吟應共葬,飲韻在松風。”表達了作者對逝者的寄托和思念。素吟是指純凈的詩文,應該與逝者一同葬送。飲韻則指的是與逝者共享酒宴,感受松風吹拂的寧靜和安寧。
整首詩詞以哀思和悲痛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逝者的深深思念和對生命短暫無常的感慨。這首詩詞通過精煉的語言和意境的營造,使讀者在感受到悲傷的同時,也能對人生的無常有所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