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原叔內翰宅觀山水園 / 作者:梅堯臣 |
石蒼蒼,連峭峰,大山嵯峨云霧中。
老松瘦樹無筆蹤,巧奪造化何能窮。
古絹脆裂再黏續,氣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荊浩字,特歸翰林公。
愿換廷圭一丸墨,誰言賣錢須青銅。
范寬到老學未足,李成但得平遠工。
黃金白璧未為貴,丈人師臣無不通。
|
|
王原叔內翰宅觀山水園解釋: 《王原叔內翰宅觀山水園》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蒼蒼,連峭峰,
大山嵯峨云霧中。
老松瘦樹無筆蹤,
巧奪造化何能窮。
古絹脆裂再黏續,
氣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荊浩字,
特歸翰林公。
愿換廷圭一丸墨,
誰言賣錢須青銅。
范寬到老學未足,
李成但得平遠工。
中文譯文:
山石青蒼蒼,峭峰連綿不斷,
大山高聳云霧繚繞。
古老的松樹瘦弱無痕跡,
創造之妙何其無窮。
古絹脆弱而再次補綴,
氣勢猶如高聳的嵩山。
上面有著荊浩的字跡,
特意歸屬于翰林公。
愿意用廷圭來換一顆墨丸,
誰說賣字畫要用青銅。
范寬一生學藝不止,
李成只希望能夠精通平遠工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原叔內翰宅中的山水園景。作者以形容山石青蒼蒼、峭峰連綿的手法,表現出大山高聳云霧繚繞的壯麗景色。其中的老松瘦樹沒有被書法筆跡所刻畫,卻展現出大自然巧妙的創造力,表達了人力無法及的造化之妙。
詩中提到的古絹脆弱,再次補綴的景象,象征著歷史的延續與傳承。它們的形象猶如高聳的嵩山一樣氣勢非凡。詩的末句提到了荊浩字跡,特意歸屬于翰林公,將人文與自然相結合,體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
詩詞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作者愿意用廷圭(古代官員的尺子)來換取一顆墨丸,表達了他對藝術的珍視,認為藝術的價值不應僅僅以金錢來衡量。范寬和李成則象征著兩位著名的文化人物,他們的學術追求永無止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藝術的贊美,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追求。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懷和對美學、文化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