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尉邵少卿挽詞二首 / 作者:梅堯臣 |
位至九卿亞,年過七十春。
桐鄉歸葬日,棠樹去思人。
霧里開蒿隧,原邊起石麟。
地遙徒有淚,灑向北風頻。
|
|
衛尉邵少卿挽詞二首解釋: 《衛尉邵少卿挽詞二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首篇:
位至九卿亞,年過七十春。
桐鄉歸葬日,棠樹去思人。
霧里開蒿隧,原邊起石麟。
地遙徒有淚,灑向北風頻。
次篇:
悲君惜子亡,感物凄風塵。
千里臨傷別,孤煙滿故園。
青山阻歸路,白日隱邊云。
何處堪歸去,臨風淚雙痕。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挽詞(悼念逝者)而寫的。詩人梅堯臣以悼念衛尉邵少卿為主題,表達了對逝去的人和逝去的時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首篇詩詞以邵少卿的身份和年齡為開頭,他在朝廷中位居九卿之一,年齡已經過七十個春天。接著描述了邵少卿歸葬的日子,詩中的桐鄉指的是邵少卿故鄉的地方,他的離世使得棠樹也變得憂思。霧中的蒿隧和原野上升起的石麟(傳說中的神獸)都成為了表達詩人內心悲傷的象征。詩人感嘆地說明了自己的淚水雖然灑在遙遠的地方,但仍頻頻受北風吹拂,流淌不止。
次篇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邵少卿的悲痛之情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詩人以君主對臣子的愛護之情來比喻自己對邵少卿的懷念和痛惜之情。他離開故園千里之遙,孤煙籠罩著他的故園,寓意著失去了親人的悲傷。青山擋住了回歸的路,白日隱沒在邊境的云霧中,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遺憾。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眷戀和對歸去之處的迷茫,淚水在風中流淌,留下了雙重痕跡。
這首詩詞通過對逝去的人和逝去的時光的思念之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短暫和不可逆轉的感嘆,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深思。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增強了詩詞的表達力和感染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悲傷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