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湖口留別弟信臣 / 作者:梅堯臣 |
少也遠辭親,俱為異鄉客。
昨日偶同歸,今朝復南適。
南適畏簡書,叨茲六百石,重念我當去,送我江之側。
溪山遠更清,溪水深轉碧。
因知惜別情,愈賒應愈劇。
|
|
蕪湖口留別弟信臣解釋: 《蕪湖口留別弟信臣》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也遠辭親,俱為異鄉客。
昨日偶同歸,今朝復南適。
南適畏簡書,叨茲六百石,
重念我當去,送我江之側。
溪山遠更清,溪水深轉碧。
因知惜別情,愈賒應愈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梅堯臣和他的弟弟信臣分別的場景。兩兄弟年輕時離別親人,都成為異鄉客。昨天他們偶然一起回到家鄉,但今天梅堯臣要再次南下。南下時他擔心寫簡短的書信,帶著六百石(古代計量單位,表示一定數量的糧食)的重負,深感離別之重。然而,他認識到對離別的情感越是珍惜,離別的痛苦也就越加劇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情感的復雜性。詩人用簡短的句子和流暢的韻律,將離別的場景描繪得生動而深刻。
首句“少也遠辭親,俱為異鄉客”表達了兩兄弟年輕時離開家鄉,成為異鄉客的情景,展現了他們早年離別的情感。接著,詩人描述了他們昨天偶然相聚的場景,這一時刻的重逢使離別的痛苦更加明顯。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描述了他即將南下的情景。他擔心寫簡短的書信,同時帶著六百石的負擔,這表達了他內心的焦慮和責任感。他思念將要離開的這片江之側的土地,表現出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最后兩句“溪山遠更清,溪水深轉碧。因知惜別情,愈賒應愈劇”,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情感的理解。溪山的遠處更加清晰,溪水更加深邃而湛藍,這暗示著詩人對離別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復雜情感,揭示了時間對離別情感的深化作用。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使離別的痛苦更加真實而深刻。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上具有共鳴力,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體會到離別的苦楚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