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 / 作者:梅堯臣 |
秋思公何高,堆積自嵱嵷。
出為悲秋辭,萬仞見孤聳。
念我老於詩,我發實種種。
而後傷故人,故人多作冢。
陰風夜木嗥,窸窣聞鬼悚。
獨我忘形骸,百事乃纖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
|
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思公何高,堆積自嵱嵷。
出為悲秋辭,萬仞見孤聳。
念我老於詩,我發實種種。
而后傷故人,故人多作冢。
陰風夜木嗥,窸窣聞鬼悚。
獨我忘形骸,百事乃纖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思緒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問道:“秋天的思緒何其高遠,像是堆積在嵱嵷山上。”這里用“堆積”形容心中的秋思如同山峰般高聳。
接著,詩人自稱“悲秋辭”的作者,感慨萬分。他看到高山之巔的景色,使他想起了已逝的故人,這些故人如今安息在冢墓之中。
詩人在夜晚聽到陰風呼嘯,樹木發出悚然的聲音,暗示著詭秘的氛圍。然而,詩人自己卻忘卻了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喧囂,陷入了百事紛繁的思緒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難以入眠,仰望著天空中的霜月,覺得它美得可以捧在手中。這里霜月的形象象征著秋天的寒冷美麗,也暗示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秋天的描繪和對故人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在秋季中的孤獨和思念之情。同時,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描述,以及對內心感受的抒發,使詩詞具有濃郁的秋意和情感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