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 / 作者:梅堯臣 |
子猷多興憐飛雪,向晚歸時又見飄。
拂馬隨人如著莫,舞空吹面亦勝消。
閉門我作袁安睡,呵筆君為謝客謠。
記取明朝朝謁去,毳裘重戴冷寥寥。
|
|
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解釋: 詩詞:《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
子猷多興憐飛雪,
向晚歸時又見飄。
拂馬隨人如著莫,
舞空吹面亦勝消。
閉門我作袁安睡,
呵筆君為謝客謠。
記取明朝朝謁去,
毳裘重戴冷寥寥。
中文譯文:
在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之后次韻和作。
子猷心情高興,憐惜飛舞的雪花,
在歸途的晚霞中再次看到雪花飄落。
馬背上的雪花似乎沾染了行人的衣衫,
在空中舞動,吹拂在臉上,也勝過消散。
我關(guān)上門,像袁安一樣安然入睡,
你拿起筆,為客人謝罪而作歌謠。
請記住,明天早晨去朝謁,
毛皮裘衣重重地披在身上,寒冷而蕭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梅堯臣所作,以次韻和王景彝在一場冒雪晚歸之后的情景為題材。詩人以深情的筆觸,描繪了雪花飄落的美景和歸途中的幸福感受。
詩的開頭表達了詩人對飛舞雪花的憐惜之情,稱贊雪花的美麗和動人。而在歸途的晚霞中,詩人又一次看到了雪花的飄落,這一景象讓他欣喜不已。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雪花落在馬背和行人身上的情景,形象地描繪了雪花隨著行人的動作而飄動的樣子。雪花落在臉上,吹拂著,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
下半部分的詩句中,詩人轉(zhuǎn)換了視角,表達了自己在歸家后的寧靜和滿足之情。他閉上門,如同袁安一般安然入睡,表示自己在家中得到了安寧和舒適。
最后兩句是對王景彝的贊美和祝福。詩人說,你拿起筆為客人寫歌謠,這是一種感謝和贊美。并提到明天早晨要去朝謁,形容了王景彝的高貴身份和重要事務(wù)。而毛皮裘衣的重重披在身上,則暗示了嚴(yán)寒的天氣和寂寥的景象。
整首詩以描繪雪花飄落的景象為主線,通過對雪花的細(xì)膩描寫和對歸途的喜悅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王景彝的稱贊和祝福,使整首詩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繪,又有人物情感的表達,流露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