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蕭淵少府卷 / 作者:梅堯臣 |
君先大夫臨終時,夢中嘗賦曉寒歌。
騎龍跨魚不是誕,直對上帝傳吟哦。
才如李賀天亦少,直其在世尤難多。
文章父子不相似,君今平易祖襲那。
銅鐵錦褧各有用,高下安得與等科。
大都精意與俗近,筆力驅駕能逶迤。
野雉五色且非鳳,知時善鳴雞若何。
|
|
答蕭淵少府卷解釋: 《答蕭淵少府卷》是宋代梅堯臣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先大夫臨終時,
夢中嘗賦曉寒歌。
騎龍跨魚不是誕,
直對上帝傳吟哦。
才如李賀天亦少,
直其在世尤難多。
文章父子不相似,
君今平易祖襲那。
銅鐵錦褧各有用,
高下安得與等科。
大都精意與俗近,
筆力驅駕能逶迤。
野雉五色且非鳳,
知時善鳴雞若何。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給蕭淵少府的回答。在詩中,梅堯臣描述了蕭淵少府臨終前的夢境,他在夢中賦詩唱曉寒之歌,并表達了對蕭淵少府的敬意。詩人認為自己的才華雖然不及李賀那樣天才,但在世間能有所成就已經不易。他還提到文章的傳承并不是父子之間的相似,而是像蕭淵少府這樣平易近人的祖輩所傳承。最后,詩人將自己的創作比喻為銅、鐵、錦繡等不同材料的器物,不應該追求高下之分,而應該以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與世俗接近,用筆力來驅使創作,使其能夠自由流動不受拘束。最后兩句表達了知時務者應該像野雞一樣,根據時機善于鳴叫。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蕭淵少府的回答為主題,展示了梅堯臣對他的敬意和贊頌。詩中通過描述夢境和自身的才華,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學成就的客觀評價,同時也點出了傳統文學傳承的重要性。作者以銅、鐵、錦繡等視覺形象來比喻詩詞創作的材料和手法,強調了作品應該追求自由而靈動的境界。最后兩句則以野雉和鳴雞的形象,表達了知時務者應該善于抓住時機、適應時代的價值觀。整首詩詞言簡意賅,用意深遠,展示了作者對文學創作和時代精神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