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范景仁游洛中 / 作者:蘇軾 |
小人真暗事,閑退豈公難。
道大吾何病,言深聽者寒。
憂時雖早白,駐世有還丹。
得酒相逢樂,無心所遇安。
去年行萬里,蜀路走千盤。
投老身彌健,登山意未闌。
西游為櫻筍,東道盡鵷鸞。
杖屨攜兒去,園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樓灘。
鬻馬衰憐白,驚雷怯笑韓。
蘚書標洞府,松蓋偃天壇。
試與劉夫子,重尋靖長官。
|
|
送范景仁游洛中解釋:
《送范景仁游洛中》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人真暗事,閑退豈公難。
道大吾何病,言深聽者寒。
憂時雖早白,駐世有還丹。
得酒相逢樂,無心所遇安。
去年行萬里,蜀路走千盤。
投老身彌健,登山意未闌。
西游為櫻筍,東道盡鵷鸞。
杖屨攜兒去,園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樓灘。
鬻馬衰憐白,驚雷怯笑韓。
蘚書標洞府,松蓋偃天壇。
試與劉夫子,重尋靖長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送別范景仁游洛中的作品。詩人以自己的身份表達了對范景仁的送別和祝福。
詩的第一句“小人真暗事,閑退豈公難”表達了蘇軾對范景仁的敬佩和遺憾。詩人認為范景仁是一個有才華而受制于小人的人,他的離去是因為他不愿與小人為伍。
第二句“道大吾何病,言深聽者寒”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在道義上的追求和言辭深奧的困境。蘇軾認為自己言辭之深會讓人感到寒冷,難以理解他的意思。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蘇軾的心境。他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對世事充滿憂慮,但他相信修煉道法可以延年益壽,擁有還丹的可能。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蘇軾送別范景仁的情景。他們一起飲酒作樂,無心追求名利,只希望能夠安享相遇的快樂。蘇軾回顧了他去年行走萬里,走過蜀道千盤,如今雖然年紀增長,但仍然有登山的意愿。
詩人用“西游”來比喻自己像櫻筍一樣向西方的地方前進,而“東道”則指代他曾經居住過的東方。他帶著杖履,帶著孩子去游覽園亭,借景欣賞客人的風采。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蘇軾在寺廟中折花觀竹,以及在水邊游玩的情景。這些景物與他的心境形成了對比,表達了他對自然景物的喜愛。
最后兩句分別提到了鬻馬衰老和驚雷。蘇軾對馬的衰老感到同情,而對雷聲則表現出害怕和對人事無常的領悟。
最后兩句提到了蘇軾寫給范景仁的信函,以及蘇軾希望能與當時的官員劉夫子再次相聚的心愿。這些都是蘇軾對友誼和情感的表達。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范景仁的送別和祝福,同時展示了蘇軾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心境的描繪。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比喻來襯托詩人的情感,展示了他對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詩詞以豪放灑脫的筆觸,抒發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深情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