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寺丞赴余姚 / 作者:蘇軾 |
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見香煙橫碧縷。
謳吟思歸出無計,坐想蟋蟀空房語。
明朝開鎖放觀潮,豪氣正與潮爭怒。
銀山動地君不看,獨愛清香生云霧。
別來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鶴飛去。
我老人間萬事休,君亦洗心從佛祖。
手香新寫法界觀,眼凈不覷登伽女。
余姚古縣亦何有,龍井白泉甘勝乳。
千金買斷顧渚春,似與越人降日注。
|
|
送劉寺丞赴余姚解釋:
《送劉寺丞赴余姚》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講述了作者送別劉寺丞前往余姚的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和堂後石楠樹,
與君對床聽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
但見香煙橫碧縷。
譯文:
在中和堂后的石楠樹旁,
與你共床聽夜雨。
玉笙悲怨卻無人相逢,
只見香煙繚繞在碧空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余姚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惜之情。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中和堂后的石楠樹,這里象征著友誼長久不變的美好寓意。接著,詩人與劉寺丞共同坐在床上,聆聽夜雨的聲音,這種親密的情景表達了詩人與好友的深厚感情。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一個悲怨的情景。玉笙是一種古代樂器,它的悲怨聲音在雨夜里回蕩,卻沒有人能夠欣賞到。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法傾訴的苦悶。
最后兩句描述了明天早上的景象。明朝開鎖放觀潮,這里指的是詩人與劉寺丞將一同去觀賞潮水。豪氣正與潮爭怒,表達了詩人對潮水的崇敬和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表達,展現(xiàn)了離別時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詩中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通過對自然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重和對離別的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