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長蘆江口 / 作者:梅堯臣 |
篙師柂工相整衣,龍女廟中來宰豨。
野祝擊鼓降神語,老鴉銜肉上樹飛。
長江無風平似削,兩櫓夾舸行將歸。
南國山川都不改,傷心慈姥舊時磯。
|
|
發長蘆江口解釋: 《發長蘆江口》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篙師柂工相整衣,
龍女廟中來宰豨。
野祝擊鼓降神語,
老鴉銜肉上樹飛。
長江無風平似削,
兩櫓夾舸行將歸。
南國山川都不改,
傷心慈姥舊時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生動的場景,描述了長江口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篙師和柂工整理著衣物,準備出發。在龍女廟中,有人準備宰殺豬。野祝擊鼓,降神并傳達神的指示。一只老鴉銜著肉飛上了樹。雖然長江沒有風,但水面平靜得幾乎像刀削一樣。兩個篙師用櫓夾住船身,船即將返回。南國的山川依舊壯麗,但作者心中感到傷感,因為曾經的慈姥舊時已經過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長蘆江口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感慨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節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當時江口的生動場景。
詩中提到的篙師和柂工是指船夫和船工,他們整理衣物準備出發,展現了當時長江交通繁忙的景象。龍女廟中宰豨的情景則充滿了民俗色彩,顯示了人們對宗教和神靈的虔誠信仰。
詩中的野祝擊鼓降神,老鴉銜肉上樹的描寫,給人以神秘、神奇的感覺,勾起了讀者對古代巫術和祭祀儀式的遐想。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南國山川壯麗景色不變的贊嘆,但又流露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傷感之情。描寫慈姥舊時磯,讓人感受到歲月更迭、時光荏苒的無常感。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的獨特感受,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氛圍和人們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