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 / 作者:梅堯臣 |
朝游翔鳳池,暮直中書省。
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請。
高閎一何新,未歸閭巷靜。
版刺留姓名,不遑佇軒屏。
驅馬返我廬,道逢騶從整。
斂轡莫敢行,顧望立俄頃。
還家稚子言,有車來炳炳。
傳是紫微人,將回猶引領。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風高,緩步時往省。
|
|
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解釋: 《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朝游翔鳳池,暮直中書省。
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請。
高閎一何新,未歸閭巷靜。
版刺留姓名,不遑佇軒屏。
驅馬返我廬,道逢騶從整。
斂轡莫敢行,顧望立俄頃。
還家稚子言,有車來炳炳。
傳是紫微人,將回猶引領。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風高,緩步時往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梅堯臣在宋代朝廷中的經歷和感慨。詩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白天游覽翔鳳池,晚上直接回到中書省(官署)的情景。他無法親眼見到君王的容顏,更別說得到君王的傾聽。退朝后的八月朔日,他因為有事要請示而得以留在宮廷修建。高閎指代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新動向使得詩人還未回到平凡的街巷時就已經變得靜悄悄的了。詩人的請求被準許,但他的姓名只是留在了版刺(一種官方文書)上,無法留在宮廷的屏風上得到君王的關注。
詩人回到自己的住處時,道路上遇見了騶從整理馬匹的官員。他收斂住馬的韁繩,不敢繼續前行,站在那里向后望了一會兒。回到家中,他的孩子告訴他,有人來了,車子亮晶晶的。孩子傳達的消息是有關紫微人(指高級官員)的,他即將回來,卻仍然引領著詩人的思緒。
詩人感慨萬分,他思考著為什么彼此之間總是互相疏遠,只能自我想象對方的身影。他決定等待秋風高起的時候,緩緩地步行去中書省,再次尋找機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宋代朝廷中的官員生活和他們與君王之間的距離。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朝游和暮歸,表達了對君王的渴望和不能得到親近的無奈。他面對朝廷中的權力與官僚體系,感到自己的存在渺小而無法觸及高層。詩人的詞句樸素而含蓄,通過描述日常瑣事中的細節,傳達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的"范景仁"是詩人自稱,表示他是一個普通官員,而"紫微人"則代表高級官員,兩者之間的差距和疏離感被巧妙地表達了。整首詩以朝游和暮歸為線索,穿插了詩人對官場現實和自身處境的思考與感慨。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經歷和觀察,以及對官場權力和人際關系的反思,表達了對于官場生活的無奈和對高層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對自身身份和價值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的空間。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如馬匹整理、孩子的言語等,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對官場生活的不同層面的觸動。整首詩透露出一種對于權力和地位的渴望,同時又揭示了官場中的現實和無法逾越的隔閡。
這首詩詞在宋代官場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細膩而含蓄的語言,揭示了官場生活的復雜性和人際關系的曲折性。它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和社會的思考,以及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的思索。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宋代官場的風貌和其中的人情世故,同時也能夠引發對于個人追求與社會現實之間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