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冢 / 作者:梅堯臣 |
南陽古原上,荒冢若魚鱗。
劍佩不為土,衣冠應化塵。
枯骸托魑魅,細草沒麒麟。
何必問名氏,漢家多近親。
|
|
古冢解釋: 《古冢》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陽古原上,荒冢若魚鱗。
劍佩不為土,衣冠應化塵。
枯骸托魑魅,細草沒麒麟。
何必問名氏,漢家多近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南陽古原上的一座荒廢的墓冢。冢墓之多猶如魚鱗般密集,其中的墓主人早已不再像活人一樣穿戴華麗的劍佩和衣冠,而是逐漸融入了土地之中,成為塵土的一部分。這些干癟的尸骨仿佛成為了邪惡鬼怪的棲身之地,而茂密的草叢掩埋了可能曾經存在的神秘動物麒麟。詩人并不關心這些墓冢的主人的名字和身份,因為在漢族中,相親相近的親屬關系非常普遍。
賞析:
《古冢》通過描繪南陽古原上的荒廢墓冢,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消逝。詩中的荒冢密布,形象地展示了歷史的沉淀和歲月的無情。詩人運用了冢墓、劍佩、衣冠、塵土、枯骸、魑魅、細草和麒麟等形象,以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荒涼的畫面。這些形象的對比和沖突,凸顯了威嚴和輝煌的過去與現實的荒涼之間的反差。詩人通過描述墓冢中的枯骸和草叢,以及提到漢家多近親的觀點,反映了人生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變遷。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事消逝的思考,同時也蘊含著對歷史和親情的思索。通過具象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表達,詩詞傳達了一種深沉而悲涼的情感,引發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歷史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