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居寧畫草蟲 / 作者:梅堯臣 |
古人畫虎鵠,尚類狗與鶩。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行者勢若去,飛者翻若逐。
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
躍者趯其股,顧者注其目。
乃知造物靈,未抵毫端速。
毘陵多畫工,圖寫空盈輻。
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
草根有纖意,醉墨得已熟。
權豪不可致,節行今仍獨。
|
|
觀居寧畫草蟲解釋: 《觀居寧畫草蟲》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人畫虎鵠,尚類狗與鶩。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行者勢若去,飛者翻若逐。
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
躍者趯其股,顧者注其目。
乃知造物靈,未抵毫端速。
毘陵多畫工,圖寫空盈輻。
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
草根有纖意,醉墨得已熟。
權豪不可致,節行今仍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觀賞居寧所畫的蟲草,與古人繪畫虎、鵠、狗和鶩的態度相對比。詩人認為,盡管畫蟲草不如畫虎鵠那樣具備威猛之勢,也不如畫狗鶩那樣具備追逐之態,但在形象和意境上都同樣出色。
詩人描述了畫中的蟲草,行走的蟲草看起來就像準備離去,飛翔的蟲草則仿佛在追逐。被拒絕的蟲草舉起了胳膊,鳴叫的蟲草似乎在腹部發出聲音。躍起的蟲草收起了腿部,回顧的蟲草凝視著目標。這樣的描寫使人們認識到造物主的智慧非常高明,盡管只畫了蟲草的一小部分,卻已經表現了出色的形象和意境。
詩人提到了毘陵地區眾多的畫師,他們的畫作充滿了圖案和紋飾,而居寧的畫卻是空靈而精致的。詩人認為,這是因為寧公(指居寧)得到了神靈的啟示,因此他的畫作能夠使其他畫師都黯然失色。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居寧畫草蟲的贊美。他認為,蟲草的根部表現出細膩的意境,而居寧運用墨色表現得非常嫻熟。權貴豪富無法達到這種境界,而居寧仍然保持著獨特的節操和風采。
賞析:
《觀居寧畫草蟲》以短小精悍的詩句展示了居寧畫草蟲的神奇之處。通過對蟲草形象和動態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居寧畫作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對蟲草不同狀態的描繪,展示了居寧以極其細膩的筆墨表現出的形象和意境。這首詩詞通過對繪畫藝術的贊美,強調了居寧的獨特才華和創作境界。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對居寧畫草蟲的贊美和對藝術才華的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