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三寒溪石 / 作者:梅堯臣 |
翠聳寒溪上,半隱寒松下。
水鳥立棱角,淵魚游穴罅。
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
|
|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三寒溪石解釋: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三寒溪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翠聳寒溪上,
半隱寒松下。
水鳥立棱角,
淵魚游穴罅。
尋常置庭檻,
瑣細不知價。
中文譯文:
青翠的巖石挺立在寒冷的溪流之上,
半遮掩在寒松的蔭蔽下。
水中的鳥兒矗立著尖銳的角,
深淵中的魚兒在裂縫中游動。
平凡的人們將其作為庭院的門檻,
不知道其中的瑣碎之物的珍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溪旁的景象,以及人們對于自然之美的欣賞與忽視的對比。詩中層層疊疊的景物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幽的山溪之中。青翠的巖石高聳于溪流之上,寒松的枝葉遮掩部分景致,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神秘的畫面。水中的鳥兒站立著尖銳的角,顯示了它們的銳利和警覺,而深淵中的魚兒則在狹小的縫隙中自由游動。這些景物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和多樣性。
然而,詩中提到的“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點出了人們對于這些景物的漠視。將這些美景當作平凡的庭院門檻,沒有意識到它們背后的價值和意義。作者通過這種對比,呼喚人們要更加關注和珍視自然之美,不要輕視身邊的瑣碎事物,因為它們可能蘊含著無窮的價值和意義。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人們對其的忽視。首先,詩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如“翠聳”、“寒松”、“立棱角”、“游穴罅”等,描繪了山溪中的景物,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清涼和寧靜的氛圍。其次,通過將水鳥和淵魚的形態特征與行為進行對比,展現了自然界中的多樣性和生命的力量。
最后,詩人以“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作為結尾,點明了人們對于自然之美的忽視。這種對比使讀者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常忽略身邊的美好事物,提醒人們要珍視生活中的瑣碎細節,找到其中的價值和意義。
總之,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呼喚人們關注和珍視自然之美,并反思自己對于生活中瑣碎事物的漠視。它提醒人們要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欣賞身邊的美好,發現其中的珍貴與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