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窗坐睡 / 作者:蘇軾 |
蒲團蟠兩膝,竹幾閣雙肘。
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
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
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
我生有定數,祿盡空余壽。
枯楊不飛花,膏澤回衰朽。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
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
|
|
午窗坐睡解釋:
《午窗坐睡》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午窗坐睡》中文譯文:
午后坐在窗前睡覺,蒲團盤于兩膝,竹幾閣起雙肘。
這里的道路熟悉,徑路通往無人處。
身體和心靈都不可見,安靜舒適已久。
連睡的蛇也沒有,何需用鉤子和手。
神思凝固像夜晚的禪修,身體適應劇烈的酒勁。
我生來就有一定的命運,祿位已盡只有壽命剩余。
枯萎的楊樹不再飛舞花朵,豐沛的滋潤已歸于衰朽。
說我這是清醒,外物無法觸及內心。
說我現在才是夢,這顆心初次不再純潔。
既非夢境也非清醒,請問希夷老人。
詩意和賞析:
《午窗坐睡》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午后的寧靜場景,詩人蘇軾以自省的態度表達了對人生和境界的思考。
詩中的“午窗坐睡”暗示了一個閑暇時光,詩人靜靜地坐在窗前,進入了一種夢幻的狀態。他身體和心靈都消失了,進入了一種超越現實的狀態,與外界斷絕聯系。這種狀態使他感到平靜和安逸。
蘇軾通過詩中的意象描繪了這種超脫塵俗的境界。他說即使是睡著的蛇也沒有,更何況需要用鉤子去捕捉。他的思緒凝固像夜晚的禪修,體驗著劇烈的酒勁。他認為自己的一生有一定的命運,祿位已盡,只剩下有限的壽命。
詩的后半部分,蘇軾以衰朽的枯楊樹來象征人生的衰老和消逝。他認為自己已經超越了現實世界的束縛,無論是清醒還是夢境,都無法觸及到他內心的境界。他的思緒與現實脫離,內心的純潔得以保持。
整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然境界。它表達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示了詩人獨特的境界和對世俗的超脫。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出一種深邃的哲理和超越世俗的境界感,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