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 作者:梅堯臣 |
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
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雖窮田疇,腸未飽芻粟。
稼收風雪時,又向寒坡牧。
|
|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耕牛解釋: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耕牛》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破領耕不休,
何暇顧羸犢。
夜歸喘明月,
朝出穿深谷。
力雖窮田疇,
腸未飽芻粟。
稼收風雪時,
又向寒坡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農民辛勤勞作的情景。詩人提到自己的犁頭破損,但并不停下農耕的腳步,因為他沒有時間顧及那些瘦弱的牛犢。他在夜晚歸來時喘著氣,看見明亮的月光。清晨再次出發,穿過深谷前往田地。盡管他的體力已經耗盡,但他的胃并未得到充分的滋養。在豐收的季節里,他又要去寒冷的山坡放牧。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農民的勞作為主題,表現了農民艱辛勞作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描繪農民的實際情境,展現了農民對農業的忠誠和堅持。盡管詩中的農民面臨著困難和勞累,但他們沒有抱怨或放棄,而是繼續努力工作。詩詞中的意象生動形象,通過破領的耕具、羸弱的牛犢、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山坡等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民辛勤勞作的艱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農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敬佩之情。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意象,讓讀者對農民的努力和奉獻產生共鳴。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語言流暢自然,展示了梅堯臣的才華和對農民生活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