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待制清涼院觀牡丹賦詩 / 作者:梅堯臣 |
公言牡丹盛,未睹古人詩。
品眾自爭貴,葉多方見奇。
名因他姓著,色為別根移。
華發我何感,洛陽年少時。
|
|
和王待制清涼院觀牡丹賦詩解釋: 《和王待制清涼院觀牡丹賦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言牡丹盛,
未睹古人詩。
品眾自爭貴,
葉多方見奇。
名因他姓著,
色為別根移。
華發我何感,
洛陽年少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清涼院與王待制一起觀賞牡丹花時的景象和感受。牡丹花開得非常盛放,作者稱之為"公言牡丹盛",意指眾人都公認牡丹是最美的花卉。然而,作者卻沒有在古人的詩篇中找到描述牡丹之美的作品,這使他感到惋惜。
接著,作者提到人們都爭相品評牡丹的品質,讓人們看到了牡丹葉子的各種多樣性,這也增加了牡丹的奇特之處。牡丹的名字因為它的姓氏而聞名,而牡丹的顏色卻因為根部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牡丹之美的感慨,他借花的華發來比喻牡丹的絢麗,也勾起了他在年少時所在的洛陽的回憶。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牡丹花的盛開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牡丹的贊美和惋惜。作者對牡丹花的盛放之美感到驚嘆,但卻感嘆古人沒有留下關于牡丹的詩篇,這顯示了作者對古代文人的欽佩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詩中的"品眾自爭貴"和"葉多方見奇"表明人們對牡丹的品質和多樣性進行了評判和比較。這種爭論和評判也反映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欣賞之心。
最后,作者通過回憶洛陽年少時的經歷,將牡丹與自己的個人經歷相聯系,以表達對牡丹之美的個人情感。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牡丹的盛開之美和人們對其賞識的熱情,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個人記憶的思考和回憶。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展示了他對花卉之美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