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成伯遺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為答 / 作者:梅堯臣 |
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膠。
春溪斗新色,寒籜見重包。
價劣萬金敵,名將紫筍拋。
桓公不知味,空問楚人茅。
|
|
劉成伯遺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為答解釋: 詩詞:《劉成伯遺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為答》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膠。
春溪斗新色,寒籜見重包。
價劣萬金敵,名將紫筍拋。
桓公不知味,空問楚人茅。
中文譯文:
用玉斧切割云片,形狀如阿井的膠。
春天的溪水斗出新的顏色,寒籜越來越厚實。
即使價值不高,也能與萬金抗衡,名將都放棄了紫色的筍。
桓公不懂得它的味道,卻空問楚人的茅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劉成伯遺留在建州的一小片乳茶,以回答梅堯臣的詩。乳茶是一種具有濃郁香氣的飲品,作者通過對乳茶的形狀、顏色和價值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價值觀的思考。
在詩中,玉斧裁剪云片,形狀如同阿井膠,形象地描述了乳茶的外觀。春天的溪水使得乳茶的顏色變得更加鮮艷,而寒籜的增加則使得乳茶變得更加濃郁。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乳茶的精心制作和對細節(jié)的關(guān)注,也可理解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贊美。
詩中提到乳茶的價值不高,但它卻能與萬金抗衡,名將們都放棄了紫色的筍。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物質(zhì)價值和名利的反思,認為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可能被人們忽視或輕視,而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卻無法體會到其中的真正味道。
最后兩句詩中,桓公不懂得乳茶的味道,卻去詢問楚人的茅茶,這可以理解為桓公對于真正的美好事物缺乏鑒賞力,追求的是表面的名聲和虛榮,而不是真正的內(nèi)涵和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乳茶的描寫和對桓公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真正價值的思考,批判了一些人們追求名利而忽視真正美好事物的現(xiàn)象,以及對生活中細節(jié)和品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