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子履示秦篆寶 / 作者:梅堯臣 |
秦既并諸侯,斯乃一度量。
鑄寶以永傳,萬世俾勿喪。
精銅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沒咸陽宮,千秋事更王。
陸君居洛城,客有來渭上。
曰因農人耕,發壤破石藏。
遂獲此物還,文完字何壯。
始號為皇帝,立語已超曠。
意將愚黔首,釁起危博浪。
其後同玉璽,不隨驪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爾資奇尚。
物以用為珍,異時皆似妄。
|
|
陸子履示秦篆寶解釋: 《陸子履示秦篆寶》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既并諸侯,斯乃一度量。
鑄寶以永傳,萬世俾勿喪。
精銅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沒咸陽宮,千秋事更王。
陸君居洛城,客有來渭上。
曰因農人耕,發壤破石藏。
遂獲此物還,文完字何壯。
始號為皇帝,立語已超曠。
意將愚黔首,釁起危博浪。
其后同玉璽,不隨驪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爾資奇尚。
物以用為珍,異時皆似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陸子履展示秦篆寶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秦朝統一諸侯的偉大事業,表達了對這塊鑄造的寶物能夠傳承千秋并不被遺失的期望。詩中提到,這件寶物是用精銅鑄造的,沒有過多的裝飾,上面刻有小篆字,以示它曾經屬于丞相。詩人將咸陽宮的沉沒與這件寶物聯系起來,強調了它所承載的千秋事業。陸子履作為一位居住在洛陽的貴族,有人來到渭河上拜訪他,告訴他這件寶物是在農民耕作時發現的,埋藏在破碎的石塊下面,于是他將它帶回家,展示給大家。這件寶物文辭完整,字跡壯麗,開始時作為皇帝的象征,其含義已超越了當初的意義。詩人表示他希望這件寶物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激起他們對危險和浩渺世事的思考。最后,詩人提到這件寶物與玉璽一樣,不會隨著皇帝的葬禮而埋葬,現在它保存在陸子履的家中,只能作為一種奇異之物被賞玩。詩人表達了物以實用為珍貴的觀點,暗示了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于價值的認知可能會發生變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秦篆寶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秦朝的背景和這件寶物的淵源進行描繪,詩人展示了對歷史和文化的關注。他通過描述寶物的特征、來源和歷史意義,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珍視。詩人還通過將寶物與當代社會進行對比,暗示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價值和珍寶的認知也會發生改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塑造了一個意境深遠、意味豐富的畫面,引發讀者對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