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陶體三首其一手問足 / 作者:梅堯臣 |
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
所動輒有跡,何不擇地行。
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
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
|
|
擬陶體三首其一手問足解釋: 《擬陶體三首其一手問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
所動輒有跡,何不擇地行。
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
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人的行走方式,表達了對于真誠和坦率的追求。詩人借用陶瓷器物的形象,探討了人與行走方式之間的關系,并通過行走的動作來表達一個人的品德和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陶瓷器物為比喻,將行走與品德聯系在一起,寓意深遠。詩的開頭寫道“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表達了人與行走的緊密關系,強調了行走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下來的兩句“所動輒有跡,何不擇地行。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則強調了行走的軌跡和聲音,暗示了人的行走方式會留下痕跡和聲響,這與人的言行舉止相關聯。最后兩句“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則表達了詩人對于朋友或他人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坦誠直率地表現自己的真實品質。
整首詩通過對行走方式的描寫,呼喚人們保持真誠和直率的品德。詩中的陶瓷器物形象巧妙地與人的品德和行為相結合,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給人一種深思和啟發。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真誠和坦率的追求,同時也是對社會風氣的批判和警示。通過行走方式的隱喻,詩人呼吁人們在言行舉止中保持真誠和直率,以期望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起誠實和信任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