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龍海上觀潮 / 作者:梅堯臣 |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卻回如鼻吸。
老魚無守隨上下,閣向滄洲空怨泣。
推鱗伐肉走千艘,骨節專車無大及。
幾年養此膏血軀,一旦翻為漁者給。
無情之水誰可憑,將作尋常自輕入。
何時更看弄潮兒,頭戴火盆來就濕。
|
|
青龍海上觀潮解釋: 《青龍海上觀潮》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川倒蹙水欲立,
不久卻回如鼻吸。
老魚無守隨上下,
閣向滄洲空怨泣。
推鱗伐肉走千艘,
骨節專車無大及。
幾年養此膏血軀,
一旦翻為漁者給。
無情之水誰可憑,
將作尋常自輕入。
何時更看弄潮兒,
頭戴火盆來就濕。
詩意:
這首詩以觀潮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滄桑和命運轉折的思考。詩中描繪了海潮倒退時的景象,百川水勢逆流,仿佛要直立,但不久后又回歸如同鼻子呼吸一般。老魚無法堅守,隨著潮水的上下擺動,閣樓朝向空曠的滄洲,孤獨地哀嘆泣淚。
詩中用推鱗伐肉、走千艘、骨節專車等形象描繪了海潮的威力和變幻,暗示人生的不易,一切努力都可能被瞬間顛覆。多年來養育的身體和精力,在轉瞬間被轉變為捕魚人所使用。
詩末作者表達了對無情的水的無奈,誰能依靠它呢?人們往往輕率地投入其中,像尋常事物一樣毫不在意。作者期待著何時能再次看到那些玩弄潮水的孩子們,他們頭戴火盆,濕漉漉地出現在眼前。
賞析:
《青龍海上觀潮》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海潮倒退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人生變遷和命運無常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通過對水勢的描繪和對漁民生活的寓意,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使得詩作既有現實意義,又有哲理內涵,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整首詩以觀潮景象為線索,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可預測性。作者用富有感情的詞語和生動的形象,將自然景觀與人生命運相聯系,表達了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海潮的變幻和轉折,作者表達了對人生滄桑和命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生活中的轉變和不易的深刻認識。
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引起讀者對人生無常和命運變遷的思考。同時,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和對人生命運的抒發,展現了他對生活和人性的敏感和洞察力。這首詩詞既具有自然景觀的美感,又蘊含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獲得一些深刻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