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元復院枕流軒 / 作者:梅堯臣 |
寺外寒流駛,開軒靜者棲。
淺深看藻荇,出沒愛鳧鷖。
一悟此中趣,萬緣皆可齊。
誰來驚節物,岸木長春荑。
|
|
僧元復院枕流軒解釋: 《僧元復院枕流軒》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寺外寒流駛,
開軒靜者棲。
淺深看藻荇,
出沒愛鳧鷖。
一悟此中趣,
萬緣皆可齊。
誰來驚節物,
岸木長春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僧侶住持在寺廟外的一間小閣里,觀察著寒冷的溪水流動和其中的生物活動。他在靜謐的環境中思考并領悟到其中的趣味,認識到一切萬物的聯系和平等。他希望有人能夠共同領悟這些道理,與他一起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和節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同時表達了作者對人與自然相融合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寺外寒流駛”,通過描繪流動的寒冷溪水,營造出清寂的氛圍。第二句“開軒靜者棲”,描述了僧侶在安靜的環境中專心觀察自然景物。接著用“淺深看藻荇,出沒愛鳧鷖”來形容僧侶在水中觀察水草的姿態,以及喜愛水中的鳥類。
接下來的兩句“一悟此中趣,萬緣皆可齊”,表達了僧侶在這種靜謐環境中領悟到的思考,他認識到了一切事物的平等和相通,體悟到世間萬事萬物的真正含義。
最后兩句“誰來驚節物,岸木長春荑”,表達了作者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夠共同領悟這些道理,共同欣賞自然的美景和動態。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感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