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逢原 / 作者:梅堯臣 |
禰衡負其才,沉沒鸚鵡洲。
李白負其才,飄落滄江頭。
後亦多效此,才薄空羈囚。
文章本濟時,反不能自周。
吾嘗戒吾曹,慎勿異爾流。
臧倉毀孟軻,桓魋迫圣丘。
雖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學,無力薦公侯。
行當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
|
送李逢原解釋: 《送李逢原》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禰衡因自己的才華而失敗,沉沒在鸚鵡洲。
李白因自己的才華而飄蕩在滄江之頭。
后來也有很多人效仿他們,但才華薄弱,只能空虛地羈留。
優秀的文章本該在時代中發揮作用,但反而不能得到廣泛認可。
我曾經告誡過自己的同行,要謹慎避免重復這樣的道路。
臧倉毀壞了孟軻,桓魋逼迫了圣丘。
雖然說推崇才華至高無上,但也難免追求權勢和地位。
現在,我重視子孫的學業,卻沒有能力去推薦給公侯。
你們在行事時應該思考我的言辭,而不是教導子孫以諂媚和柔弱。
詩意:
《送李逢原》通過對禰衡和李白的才華及其命運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才華的珍視與對時代環境的思考。禰衡和李白都是有才華的人,但他們的命運卻有所不同。禰衡因為才華而失敗沉沒,李白雖然才華橫溢,卻在世間漂泊無定。詩中還提到后來的人效仿他們,但才華薄弱,無法取得成功。作者通過這些描述,暗示著才華雖然重要,但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才華的發揮受到限制,不能自由施展。同時,作者也批評了一些人追求權勢和地位,而忽視了真正的才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禰衡和李白的描述為線索,通過對比才華與命運的關系,表達了作者對才華的思考和對時代局限的反思。詩中運用了對偶、對仗等修辭手法,語言簡練而有力。同時,通過提到臧倉毀孟軻、桓魋逼圣丘的歷史典故,擴展了詩詞的內涵,呼應了作者對才華、權勢和地位的批評。整首詩詞意蘊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