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馬仲途司諫使北 / 作者:梅堯臣 |
每逆龍鱗司諫諍,又持旄節(jié)使陰山。
貂裘不見風霜勁,雁磧遙知道路艱。
冰膾芥齏非楚味,玉苕蘭茁說燕顏。
單于不敢輕中國,名馬新調(diào)為送還。
|
|
送馬仲途司諫使北解釋: 《送馬仲途司諫使北》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次逆著龍鱗司諫而言,又駕著旗幟前往陰山。
貂裘衣服看不出風霜的堅韌,只有雁磧遠遠知曉路途的艱辛。
冰冷的肉塊和苦辣的芥齏并不是楚國的味道,珍貴的玉米和茁壯的蘭花才能暢談燕國的風采。
單于(匈奴的首領(lǐng))不敢輕視中國,名馬以新的騷動歸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梅堯臣送馬仲途司諫使北歸的情景。馬仲途是宋代時期的一位高級官員,他在朝廷中反對不合理的政策,為人民諍言直諫。梅堯臣贊揚了他的勇敢和忠誠,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支持。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馬仲途司諫使北歸的場景,展現(xiàn)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直的贊美。首先,詩中提到馬仲途每次逆著龍鱗司諫而言,意味著他敢于與權(quán)勢相對抗,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持旄節(jié)使陰山,則表達了他駕馭權(quán)力、前往北方的決心和使命感。
接著,詩中提到馬仲途身上的貂裘看不出風霜勁,說明他身上的衣物雖然不見磨損,但卻隱藏著他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雁磧遙知道路艱,表達了他在北方艱難的行程,暗示了他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對食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馬仲途的贊美。冰膾、芥齏是楚國的特產(chǎn),而玉苕、蘭茁則是燕國的特色,這里用來比喻馬仲途的品質(zhì)和才能,強調(diào)他的卓越和優(yōu)秀。
最后,詩中提到單于(匈奴的首領(lǐng))不敢輕視中國,名馬新調(diào)為送還。這句話意味著馬仲途的騷動和影響力,使得匈奴的首領(lǐng)敬重中國。名馬新調(diào)為送還,表示馬仲途所騎乘的名馬也因此歸還。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對馬仲途的贊美和敬意,贊頌了他的忠誠和正直,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支持和認可。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食物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深度,使讀者更好地領(lǐng)略到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