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楊叔恬應北京辟 / 作者:梅堯臣 |
昔時見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賢。
子於文字實贍博,洛客謾估珠盈船。
欲賣明月一寸魄,雖豪售以錢。
通都大邑忽辨寶,直取不犯驪龍涎。
遂伯照乘物,矜夸魏人前。
從茲十二車,光彩生從先。
|
|
送楊叔恬應北京辟解釋: 《送楊叔恬應北京辟》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時見子宛丘下,
丞相待子知子賢。
子於文字實贍博,
洛客謾估珠盈船。
欲賣明月一寸魄,
雖豪售以錢。
通都大邑忽辨寶,
直取不犯驪龍涎。
遂伯照乘物,
矜夸魏人前。
從茲十二車,
光彩生從先。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送楊叔恬去北京就任官職的作品。詩人回憶起過去在宛丘下見到楊叔恬的時刻,當時丞相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才華出眾。楊叔恬在文字學上的造詣十分博學,像一艘盈船滿載珍珠,引來了洛陽的客人競相評價。詩人形容楊叔恬有意出售自己的才華,就像要賣掉一寸明亮的月光,即使價格高昂。然而,通都大邑(指京城)突然辨識出他的寶貴價值,直接取用而毫不猶豫,不觸犯驪龍(指朝廷)的嫉妒。楊叔恬在眾人面前顯露了他的才華,引起了魏人的自豪和矚目。從那時起,他乘坐著十二輛華麗的車輛,光彩照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對楊叔恬的贊賞和祝福。詩人通過描述楊叔恬的才華和受到的贊譽,展示了他的價值和地位的提升。詩中的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如洛客估珠、明月一寸魄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整首詩意蘊含深厚,表達了詩人對楊叔恬在北京新職位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期望,并對他的前途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贊美和自豪的情感,讓人感受到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重視和推崇。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社會對才華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