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子淵知潁州 / 作者:梅堯臣 |
舊谷不棲畝,新春原鹿饑。
野荒多寇奪,詔發(fā)撫疲羸。
驛騎東風急,菑田小雨遲。
塵同漢太守,膏澤亦能隨。
|
|
送趙子淵知潁州解釋: 《送趙子淵知潁州》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舊谷不棲畝,
新春原鹿饑。
野荒多寇奪,
詔發(fā)撫疲羸。
驛騎東風急,
菑田小雨遲。
塵同漢太守,
膏澤亦能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趙子淵去潁州的情景。詩人以飽含深情的筆觸,表達了對趙子淵的關心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一些困境和現(xiàn)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困境和詩人對友人的關切。下面是對每一句的賞析:
1."舊谷不棲畝":舊谷指的是舊時的糧食倉儲,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不棲畝"表示谷物無法在田地中得到安居,可能暗示了戰(zhàn)亂或盜賊的破壞,造成了糧食短缺。
2."新春原鹿饑":新春時節(jié),原野上的鹿也感到饑餓。這一句借景抒發(fā)了社會的貧困和困苦,暗示著當時人民的生活艱辛。
3."野荒多寇奪":野荒指的是荒蕪的野地,寇奪則指的是盜賊的搶劫。這一句揭示了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人民生活受到了盜賊的威脅。
4."詔發(fā)撫疲羸":皇帝發(fā)布詔令,派遣官員前往安撫疲憊不堪的百姓。詩中表現(xiàn)了政府對于民生問題的關注和態(tài)度。
5."驛騎東風急":驛騎是指驛站的馬遞人員,他們騎著馬匆匆趕路。這里表達了送行時的匆忙和緊迫感。
6."菑田小雨遲":菑田是指農(nóng)田,小雨則表示細小的雨水。這一句描繪了春雨的細膩和緩慢,暗示了新的播種季節(jié)即將來臨。
7."塵同漢太守,膏澤亦能隨":這句話可能是在寓言漢朝的太守和現(xiàn)實中的詩人之間的對比。塵同漢太守表示詩人與那個時代的官員一樣身處塵世,而膏澤亦能隨則表達了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像漢朝的太守一樣,能夠給予人民溫暖和幫助。
總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揭示了宋代社會的一些困境和人民生活的艱辛,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心和祝愿。通過描繪農(nóng)田、野獸和民生問題等景象,詩人成功地傳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觸動和思考。這首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現(xiàn)出了作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切和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