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譯經院同文軒 / 作者:梅堯臣 |
有書無異文,有車無異軌。
貝多得旁行,白馬來萬里。
清軒延高僧,一歲譯幾紙。
譯罷坐焚香,庭章灑寒水。
|
|
題譯經院同文軒解釋: 《題譯經院同文軒》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書無異文,
有車無異軌。
貝多得旁行,
白馬來萬里。
清軒延高僧,
一歲譯幾紙。
譯罷坐焚香,
庭章灑寒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譯經院同文軒的寧靜和祥和的氛圍。詩中描述了這個院子中有著寶貴的書籍,其中沒有異文(指經書傳抄時的錯誤或差異),車輛也沒有偏離軌道。貝多得(音譯自梵文)是指佛經中的一種寶貝,象征著珍貴的文化財富。白馬代表著遠方而來的高僧,他們乘著白馬跋涉萬里來到這里。清凈的軒堂迎接著這些高僧,一年間他們翻譯出許多經書。翻譯完畢后,他們坐下來焚香致敬,并在庭院中灑寒水以示清潔。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譯經院同文軒的景象,展現了宋代文化繁榮和佛教翻譯事業的重要性。作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佛學翻譯工作的贊美和敬意。
首先,詩中的"有書無異文,有車無異軌"表達了譯經院同文軒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視。譯經院作為一個重要的翻譯機構,致力于翻譯經典文獻,保證其準確無誤地傳承下去。這種準確無誤的傳承被比喻為書籍沒有異文,車輛沒有偏離軌道,強調了譯經院對于文化傳統的珍視和保護。
其次,詩中的"貝多得旁行,白馬來萬里"描繪了高僧們遠道而來的景象。貝多得是指佛經中的寶貝,象征著珍貴的文化財富。白馬代表著高僧,他們為了到達這個院子,不畏艱險,跋涉萬里。這表達了高僧們對于佛教事業的執著和對于知識的追求。
最后,詩中的"清軒延高僧,一歲譯幾紙。譯罷坐焚香,庭章灑寒水"展現了高僧們在院中的工作和儀式。清凈的軒堂迎接高僧,他們在這里一年間翻譯了大量的經書。翻譯完畢后,他們坐下來焚香致敬,庭院中灑寒水以示清潔。這些儀式表達了對于佛學翻譯工作的敬重,并強調了清凈和潔凈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譯經院同文軒的描繪,展示了宋代文化繁榮和佛教翻譯事業的重要性。它表達了對于文化傳承和知譯事業的贊美和敬意,同時強調了清凈和潔凈的重要性。這首詩詞簡潔而富有意境,既展現了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景象,又抒發了作者對于文化傳統和佛學翻譯工作的思考與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