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東流江口寄內 / 作者:梅堯臣 |
艇子逐溪流,來至碧江頭。
隨山知幾曲,一曲一增愁。
巢蘆有翠鳥,雄雌自相求。
擘波投遠空,丹喙橫輕鯈。
呼鳴仍不已,共啄向蒼洲。
而我無羽翼,安得與子游。
|
|
往東流江口寄內解釋: 詩詞:《往東流江口寄內》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艇子逐溪流,來至碧江頭。
隨山知幾曲,一曲一增愁。
巢蘆有翠鳥,雄雌自相求。
擘波投遠空,丹喙橫輕鯈。
呼鳴仍不已,共啄向蒼洲。
而我無羽翼,安得與子游。
中文譯文:
小船追隨著小溪的流動,來到碧江的源頭。
一路隨著山勢蜿蜒,知曉了多少曲折,每一曲都增添了愁緒。
蘆葦叢中有一對翠色的鳥兒,雄鳥和雌鳥自相尋求。
它們劃破水波,飛向遠方的空曠,紅色的嘴猶如橫臥的輕鯈。
它們呼喊鳴叫,不停地啄食,共同飛向蒼洲(遠方的地方)。
而我沒有羽翼,怎能與它們一同暢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艇流水而行的情景,以及與周圍自然景觀的互動。詩人通過描繪小船順著溪流而下,來到碧江的源頭,展示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和曲折。每經歷一段曲折,詩人的愁緒也隨之增加。
詩中出現了一對巢蘆中的翠鳥,它們雄鳥和雌鳥相互追逐,表現了生命的欲望和追求。它們自由地劃破水面,飛向遠方的空曠,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生機。
詩人觸景生情,對比自己沒有羽翼的無奈,表達了對自由與追求的渴望。詩人希望能像那對翠鳥一樣自由自在地暢游天空和大地。
整首詩以流水、溪流、翠鳥等自然意象為主線,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命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這首詩在表現自然景色的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