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晚霽與崔子登周襄故城 / 作者:梅堯臣 |
雨腳收不盡,斜陽半古城。
獨攜幽客步,閑閱老農耕。
寶氣無人發,陰蟲入夜鳴。
余非避喧者,坐愛遠風清。
|
|
夏日晚霽與崔子登周襄故城解釋: 《夏日晚霽與崔子登周襄故城》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腳收不盡,斜陽半古城。
獨攜幽客步,閑閱老農耕。
寶氣無人發,陰蟲入夜鳴。
余非避喧者,坐愛遠風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傍晚的景色和情境。雨已經停了,但地面上的水跡還未完全干涸,斜陽投射在半個古城上,形成了一種古老而寧靜的氛圍。詩人獨自帶著一位幽雅的客人,漫步在城市中,悠閑地觀賞著老農耕作的景象。寶氣指的是城市中的繁華景象,這里沒有人在追逐名利,因此寶氣無人發。當夜幕降臨時,陰蟲開始鳴叫。詩人表示自己并非是為了躲避紛擾而來到這里,而是因為喜愛這里遠離喧囂的風清氣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色和情境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寧靜、淡泊的意境。詩人選擇了夏日傍晚的時刻,利用雨后的清新和斜陽的傾斜來烘托出一種古城的寂靜和莊嚴。而詩人與幽雅的客人一同漫步于城市之間,觀賞老農的耕作,體現出一種恬淡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寶氣無人發,表達了詩人對繁華喧囂的遠離,以及對寧靜和清凈的向往。而當夜幕降臨,陰蟲的鳴叫則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寧靜氛圍。詩人在最后一句表明自己不是為了逃避喧囂而來到這里,而是出于對遠離喧囂環境的喜愛。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清凈和淡泊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