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爐 / 作者:梅堯臣 |
鐵鑄小香爐,壁環平口鋪。
麝焚葵葉大,獸嚙竹根趺。
凈幾群書外,閑堂一物無。
中間任灰燼,終與蕙蘭俱。
|
|
香爐解釋: 《香爐》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鐵鑄的小香爐,壁上裝飾著平口。麝香燃燒,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大片葵葉被野獸啃食,竹根被它們咬斷。凈幾上擺放著一堆書籍之外,閑堂中沒有其他物品。香爐中間堆滿了灰燼,最終與蕙蘭一起消逝。
詩意:
《香爐》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景象,通過對小香爐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物換星移的感慨。香爐作為一種常見的日常用品,象征著生活的瑣碎和平淡,而其中所蘊含的香氣則代表著歲月的痕跡和人生的情感。詩人以香爐為媒介,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深切思考。
賞析:
《香爐》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場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的感慨。鐵鑄的小香爐、壁上的平口、麝香的香氣、被野獸啃食的葵葉和被咬斷的竹根,這些細節都構成了一幅極具意境的畫面。凈幾上擺放的書籍和閑堂中沒有其他物品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寂寥和靜謐的氛圍。
詩人通過描繪香爐中堆滿的灰燼,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灰燼象征著光陰的消逝和人生的終結,而蕙蘭則代表了詩人的情感和思念,二者在最后共同消逝,表達了對生命和時光流逝不可挽回的感嘆。
整首詩詞以簡約而含蓄的筆觸,傳遞出深沉的哲理和情感。通過對日常瑣事的描摹,詩人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使人不禁陷入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思索中。這種寓哲理于平凡事物的手法,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之處,也是這首詩詞令人贊嘆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