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員外之復州景陵尉 / 作者:梅堯臣 |
城隅漢水闊,正足槎頭鱅。
采荇兼登俎。
施罛不貴錢。
江帆風勢美,竹屋雨聲連。
必有蒼苔碣,留為好事傳。
|
|
胥員外之復州景陵尉解釋: 詩詞:《胥員外之復州景陵尉》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胥員外之復州景陵尉,
城隅漢水闊,正足槎頭鱅。
采荇兼登俎,施罛不貴錢。
江帆風勢美,竹屋雨聲連。
必有蒼苔碣,留為好事傳。
中文譯文:
胥員外回到復州景陵的官職,
城角漢水寬,有許多槎頭魚。
采摘著莼菜,同時擔任祭器官,
捕魚不用花錢買羅網。
江上帆船在美麗的風中行駛,
竹屋中雨聲不斷。
必定會有蒼苔的碑刻,
留下來作為美好的事情傳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胥員外回到復州景陵擔任景陵尉(官職)后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漢水的寬廣、捕魚的場景以及江上帆船、竹屋中的雨聲等細節,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恢弘、寧靜美好的景象。
詩中提到的槎頭魚是一種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魚類,它們的數量豐富,胥員外可以輕松地捕捉到。采摘莼菜和擔任祭器官也說明了他在這個地方的生活多姿多彩。
詩的結尾提到了必定會有蒼苔的碑刻,意味著這個地方一定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淀。留作好事傳頌,可以理解為胥員外希望將這美好的景象和經歷傳承下去,讓后人知曉。
整首詩以平和、寧靜的筆調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的生活,體現了宋代詩人重視自然、崇尚寧靜的文化氛圍。通過對胥員外的生活場景的描寫,表達了對平淡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美的感悟,傳遞出一種寧靜、舒適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