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丫頭石 / 作者:梅堯臣 |
丫頭石雖斷,文字未全訛。
年筭赤烏近,書疑黃象多。
幾時經(jīng)霹靂,異代見干戈。
更與千秋看,松煤定費摩。
|
|
丫頭石解釋: 《丫頭石》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丫頭石雖斷,文字未全訛。
年筭赤烏近,書疑黃象多。
幾時經(jīng)霹靂,異代見干戈。
更與千秋看,松煤定費摩。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斷裂的丫頭石,反映了文字流傳中的失誤和變遷。作者觀察到歷史中的各種跡象,如年代的推算、書籍的不完整、天災(zāi)人禍的發(fā)生等,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幻。詩人將目光投向未來,表達了對后世的期望和關(guān)注。最后兩句詩中的"松煤定費摩"是作者的自號,也是對自己作品的標識和期許。
賞析:
《丫頭石》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和時間流逝的思考。詩中的"丫頭石"象征著文字的傳承和沉淀,盡管斷裂,但仍然保留著一部分真實的信息。這種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文字的重視和對歷史的思考。
詩中提到的"年筭赤烏近"和"書疑黃象多"暗示了歷史的推算和書籍的編纂會存在一定的錯誤和疑惑,這也是時間流逝和歷史變遷的必然結(jié)果。"經(jīng)霹靂"和"異代見干戈"則指的是歷史上的戰(zhàn)亂和災(zāi)難,進一步強調(diào)了時間的流轉(zhuǎn)和人事的變幻。
最后兩句詩中的"更與千秋看,松煤定費摩"表達了作者對后世的期望。"松煤定費摩"是作者的自號,也顯示了作者自信和對自己作品的肯定。通過"千秋"一詞,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詩詞能夠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留存于后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對后世的期望,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幻,以及文字傳承中的錯誤和疑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