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鴿 / 作者:梅堯臣 |
孤來有野鴿,觜眼肖春鳩。
饑腸欲得食,立我南屋頭。
我見如不見,夜去向何求。
一日偶出群,盤空恣嬉游。
誰借風鈴響,朝夕聲不休。
饑色猶未改,翻翅如我仇。
炳哉有露鳳,天抑為爾儔。
翕翼處其間,顧我獨遲留。
鳳至吾道行,鳳去吾道休。
鴿乎何所為,勿污吾鐺甌。
|
|
野鴿解釋: 《野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孤來有野鴿,
獨自飛翔的野鴿,
嘴和眼像是春天的鳩鳥。
饑腸已經(jīng)飽腹,
站在我南屋的頂上。
我看見它,卻又好像沒看見,
它在夜晚飛去,向何處尋求食物。
有一天,它偶然脫離群體,
在空中盤旋,盡情地嬉戲。
是誰借給了風鈴的聲音,
早晚不停地響著。
饑餓的樣子仍未改變,
它扇動著翅膀,仿佛在向我報仇。
哦,那輝煌的鳳凰,
或許是天地對你的媲美。
它們共同展翅飛翔,
卻只注視著我孤單地逗留。
鳳凰來時,我的道路通行順暢,
鳳凰離去,我的道路停止了。
野鴿啊,你為何而來,
請勿弄臟我的鐺和甌。
這首詩詞以野鴿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野鴿的觀察和思考。詩中的野鴿自由獨立地飛翔,被比喻為春天的鳩鳥,展示了自然界的美景。作者注意到野鴿的饑餓和渴望,它在夜晚飛去尋找食物的景象,引發(fā)了作者對它命運的思考。
詩中還描繪了野鴿獨自嬉戲的場景,以及風鈴的聲音伴隨著它的飛行。這一描寫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和音樂感。作者通過對野鴿和鳳凰的對比,抒發(fā)了對鳳凰華麗和與眾不同的贊美之情,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最后,作者警示野鴿不要弄臟他的鐺和甌,這象征著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野鴿的觀察和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美好和珍貴事物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