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答景彝謝予訪其居 / 作者:梅堯臣 |
日暮乘羸馬,因過太史家。
竹窗談脫麈,槐樹暝棲鴉。
邦瘁稽前詠,人亡起彼嗟。
夜分歸不寐,猶照角巾斜。
|
|
依韻答景彝謝予訪其居解釋: 《依韻答景彝謝予訪其居》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暮乘羸馬,
因過太史家。
竹窗談脫麈,
槐樹暝棲鴉。
邦瘁稽前詠,
人亡起彼嗟。
夜分歸不寐,
猶照角巾斜。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梅堯臣在日暮時乘坐瘦弱的馬匹路過太史家,與景彝進行了一次交談。在夜幕降臨時,竹窗內談論著如何擺脫束縛,而槐樹上的烏鴉則暗淡地棲息。詩人借景彝之口,詠史懷古,對國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表示憂慮,同時表達了思考和悲嘆之情。夜深歸來,詩人仍無法入眠,角巾傾斜,依然清晰可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夕陽西下的場景,通過描寫詩人的行程和拜訪景彝的情景,既展示了外在的景觀,又折射出內心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凄涼,充滿了對時局動蕩和人事變遷的憂慮之情。描寫夜歸時角巾傾斜的細節,增加了詩詞的畫面感和意境感,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
梅堯臣是北宋末年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多以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為主題,此詩也不例外。通過描繪黃昏時分的景象,詩人隱喻了時代的艱難和人民的苦難,表達了對國家前途和社會現狀的擔憂。同時,詩人的夜歸和無法入眠,也表達了他內心的憂慮和痛苦。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既展現了時代的風云變幻,又抒發了詩人對社會不幸和人民疾苦的關懷之情。
總的來說,《依韻答景彝謝予訪其居》這首詩詞通過凄涼而深遠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對時代動蕩和人民苦難的關切之情,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感人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