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懷見寄二章 / 作者:梅堯臣 |
玉轡瓏瓏出絳宮,青槐馳道曉煙中。
塵頭尚裛洗車雨,馬耳前趨吹鬣風。
聞說自將身許國,不須仍以醉為公。
我今才薄都無用,六十棲棲未嘆窮。
|
|
依韻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懷見寄二章解釋: 《依韻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懷見寄二章》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轡瓏瓏出絳宮,
青槐馳道曉煙中。
塵頭尚裛洗車雨,
馬耳前趨吹鬣風。
聞說自將身許國,
不須仍以醉為公。
我今才薄都無用,
六十棲棲未嘆窮。
譯文:
明亮的玉轡從絳宮中出來,
青槐樹在清晨的煙霧中馳騁。
塵土還未被清洗的車馬上,
風吹動著馬鬃在馬耳邊響起。
聽說你自愿為國家效力,
不再因酒而擔任官職。
我如今才識淺薄,無所用處,
六十歲依然過著貧困的生活。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述壯志未酬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梅堯臣對自身經歷的反思和對光陰流轉的感慨。
詩中通過描繪玉轡出宮、青槐樹馳騁的景象,展現了宮廷和官場的繁華和喧囂。而塵土未洗的車馬和馬耳邊吹動的風鬃,則暗示了忙碌和奔波的現實。這種對比,折射出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淡漠和疲倦。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自己聽聞將要為國家效力,不再以醉酒作為官職的標志。這表明詩人對于功名利祿的追求已經淡化,他認識到自己的才干有限,不再抱有過高的期望。
最后兩句詩表達出詩人的自嘲和對生活的無奈。詩人在六十歲時仍然過著貧困的生活,棲居于無所用處的境地,對此并不感到悲嘆,而是以一種平淡的態度面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對人生境遇的坦然態度。詩人通過對宮廷和官場的描繪,以及對自己處境的反思,展示了對功名利祿的冷漠和對生活的豁達。
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生動,通過對車馬、風鬃的描繪,傳達了忙碌和疲倦的氛圍。而詩人對自己的評價和對生活的態度,則表達了對功名的淡化和對命運的接受。詩人的豁達和平淡之態,給予讀者一種深思和啟示,引發對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寫作手法,以及對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對功名利祿的冷漠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值得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