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使君分新火 / 作者:蘇軾 |
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
溝中枯木應(yīng)笑人,鉆斫不然誰似我。
黃州使君憐久病,分我五更紅一朵。
従來破釜躍江魚,只有清詩嘲飯顆。
起攜蠟炬繞空屋,欲事烹煎無一可。
為公分作無盡燈,照破十方昏暗鎖。
|
|
徐使君分新火解釋:
《徐使君分新火》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徐州使君在臨皋亭中一人坐著,三次看到清明節(jié)時的新火。詩詞表達(dá)了作者對徐州使君的敬佩和對詩歌的熱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臨皋亭中一危坐,
坐在臨皋亭里孤單的位置,
三見清明改新火。
三次看到清明時點燃的新火。
溝中枯木應(yīng)笑人,
溝渠中的枯木應(yīng)該嘲笑人,
鉆斫不然誰似我。
砍削它也無濟(jì)于事,誰能像我一樣?
黃州使君憐久病,
黃州的使君憐憫多年的病痛,
分我五更紅一朵。
給了我五更時分的紅色一朵花。
従來破釜躍江魚,
一直以來,破釜躍江捕魚,
只有清詩嘲飯顆。
只有清雅的詩歌可以嘲笑饑餓。
起攜蠟炬繞空屋,
點燃蠟炬在空屋中繞行,
欲事烹煎無一可。
渴望從事卻無一可為。
為公分作無盡燈,
為公共利益點燃無盡的燈火,
照破十方昏暗鎖。
照亮破碎的十方昏暗的世界。
這首詩詞表達(dá)了蘇軾對徐州使君的敬佩和贊美。徐州使君在臨皋亭中獨自坐著,觀賞清明節(jié)時點燃的新火。作者認(rèn)為徐州使君像枯木一樣應(yīng)該嘲笑他人,但無論如何砍削也無法和他相比。徐州使君對蘇軾長期以來的病痛表示關(guān)懷,分給他五更時分的紅花。詩中也提到了蘇軾一直以來的追求,他比喻自己像破釜躍江捕魚一樣,只有清雅的詩歌可以嘲笑饑餓。最后,蘇軾點燃蠟炬在空屋中繞行,希望從事有意義的事情,但卻無一可為。他為公共利益點燃無盡的燈火,照亮破碎的世界。
整首詩詞表達(dá)了作者對徐州使君的景仰和對詩歌的熱愛,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自身境況的思考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詩詞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細(xì)膩的情感展示了蘇軾對人生、詩歌和社會的深刻思考,給人以啟發(fā)和思索。
|
|